首页>>  生态建设

  • 万亩荒山变绿了 农民腰包变鼓了 退耕还林“退”出“花果山”
    来源:河南省政府网站 作者:admin 发布日期:2014-5-8 点击次数:1510
    退耕还林工程——生态、经济效益双丰收

      时间

      2000年启动 2013年底基本完成

      涉及

      全省18个省辖市137个县(市、区)农户129.1万户488.9万人

      完成

      国家退耕还林任务1618.7万亩 新增有林地1500余万亩 全省森林覆盖率提高6%

      收入

      样本县人均纯收入2011年为7359元 较当年全省平均水平高出755元 较2001年增长了263%

      10年间,西峡县田关乡孙沟村的人均年收入从350元猛增至1.5万元。5月7日,村民李大林笑呵呵地告诉记者:“甩了贫困帽子,不但村里的土坯房全部翻盖,三分之一的人还在县城买了房。”

      地处浅山丘陵地带的孙沟村富起来的秘诀是什么?是退耕还林“退”出的3万亩“花果山”带来的生态、经济效益双丰收。

      这是全省退耕还林成效的一个缩影。省退耕还林中心主任袁其站介绍,我省2000年启动退耕还林工程试点后,至去年年底任务基本完成,共完成国家退耕还林工程任务1618.7万亩,新增有林地1500余万亩,全省森林覆盖率提高了6个百分点。

     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,使我省水土流失面积逐年减少。以花园口水文控制站实测的黄河年平均含沙量数据为例,十几年来就减少了2.93千克/立方米。

      退耕还林工程范围涉及全省18个省辖市、137个县(市、区),涉及农户129.1万户、488.9万人。如何能在“增绿”同时,又能带动农民致富?

      绿水青山也是“金山银山”。在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,我省积极探索生态经济发展模式,目前,已发展以杨树、刺槐、泡桐等为主的用材林基地700多万亩,干鲜果类经济林基地300多万亩,初步形成了以豫西苹果、豫东梨、豫南板栗、豫北豫西花椒、沙区大枣、沿黄及黄河故道区速生丰产林、城市郊区小杂果等七大基地。

      丰茂的森林资源撬动了林业产业。据不完全统计,在全省退耕还林区,仅果品贮藏及加工企业就达4885家,年加工(贮藏)量58万吨,年销售产值6亿元。

      “金山银山”鼓起农民的“钱袋子”。省林业部门对退耕还林样本县长期抽样调查显示: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2011年就达7359元,较当年全省平均水平高出755元,较2001年增长了263%。

      “退耕还林还确保了粮食稳产高产。”袁其站说,表面看来,退耕还林减少了粮食播种面积,但却改善了农田和江河流域的生态环境,减少了自然灾害的发生及干热风天气对粮食生产的危害。

      据了解,国家即将启动的新一轮退耕还林计划,我省已完成了前期摸底调查,将进一步增加我省的年度荒山荒地造林任务。同时,丹江口水库周围及南水北调中线源头、小浪底库区周围等重点生态区域,有望纳入新一轮实施的重点区域退耕还林计划。

    上一条: 权威发布: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强林木种苗质量管理的意见
    下一条: 停伐并非停止一切森林经营
     

组织机构 | 公告公示 | 信息动态 | 最新要闻 | 政策法规 | 生态建设 | 资源保护 | 综合信息 | 协会活动 | 会员风采

河南省林业工程建设协会 地址:郑州市花园北路81号河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办公楼内 电话:0371-65698216 豫ICP备13005063号